有學者從環保署一份報告統整出,105年重金屬砷排放量4.87噸,創歷史新高,其中七成來自於燃煤。不過環保署強調,當年新林口電廠還只在試運轉,因此數據是推估出來的,實測重金屬濃度,都遠低於歐盟與日本標準。不過這也讓大家開始討論,難道發電只有燃煤跟核電這2個選項嗎?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認為,再生能源最安心,但也不要只是一味擔心工程塑膠電價會調漲,因為核電有核災與廢料處置成本,而空汙也有健康傷害成本,這些都是電價所無法反應的。
他認為應該讓民眾自己決定呼吸的空氣品質,但核電與燃煤似乎都不算最好的方式。
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核災)意外事故以後造成的環境汙染,常常是方圓大概32到36公里半徑的這個,它的核廢料是沒辦法解決的,土地塑膠加工小的地方你更難找到核廢料的最終處。(另外)燃煤當然很不好,溫室效應的問題,因為空氣汙染的問題,所以它是大家一直想要把它替代的。」
近幾年開始有不少人紛紛進入股票市場,前陣子因為航運的看漲,到工程塑膠、傳產、電子、鋼鐵等等上市股票都開始被注意到,開始有很多人對股票市場有信心,台股的成交量也越來越高,也能看到在80~90級生在這幾年的經濟不景氣下,一直尋求其他賺錢方式,增加自己投資眼光開始看股,看能不能從中分一杯羹,卻難料在2020前後遭到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都被影響,隨著被疫情打擊,人數開始慢慢趨緩,最近交易量大幅降低,股市低迷,前述的航運、電子、工程塑膠、鋼鐵、電子等等廠商公司,都很不樂觀,儘管偶爾會有回升,但近期並未達到歷史新高,目前有許多專家各有說法,認為台灣股票後勢看漲,此時進入是可以的,也有專家分析疫情還會在更嚴重,影響全球經濟,也會反映到台股上面,目前還不介意買進,各種說法都有。
台大公衛台中工程塑膠學院院長詹長權認為,國內不要陷入只有核與媒這兩個選項,再生能源才是最好的替代方式。雖然剛開始會有過渡期,但只要熬過了速度就能加快,不過這又讓大家開始擔心電費漲價。
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我們應該反應真正的核能、核廢料、核災害所產生的成本在我們電價裡面;我們應該反應燃煤電廠所產生的溫室效應跟空氣汙染的成本,在我們電價裡面,所以這個是反應成本不是漲電費。」
燃煤帶來健康傷害,是健保在承擔,而核廢料則要有地方放,核災又是不定時炸彈,這些成本很真實,我們卻將他無形化,究竟該怎麼做,看似困難,答案其實很簡單。
CNC可以稱為電腦數值控制(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是一種工具機,廣泛應用在許多工業,可以有系統邏輯的處理編碼去製成,可以減少許多人力,讓機械來進行運算控制,套入不同的編碼是當中較為困難的部分,在CNC塑膠加工中,可以常見這樣的機械車床存在,可以提升製作效率跟降低成本,在傳產其他製程中也到處都可見。在製作塑料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將原塑料供給後塑形壓縮冷卻,最後會來到裁切這份工作,裁切時如果沒有使用自動化機械會耗費極大的人力,其中不同訂單的切除也都不同,設定參數就不同,這也讓CNC塑料加工的技術層面極端很大,真正會技術的佔少數,其他許多參數都是之前留下來,操作人員只需要將參數輸入,剩下就是將材料放入的動作而已,這樣的工作內容,雖然凸顯CNC塑膠加工的操作簡易性,但也表示塑膠加工的設備上還有值得提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