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賴清德之前喊出政府的派遣人員,要在2年內歸零,不過就有不少部會改用勞務承攬來發包,像是教育部因為教育替代役陸續退場,最近就對外招募以工讀生名義的承攬人員,薪水給出2萬3,不過也引發藍委批評,認為根本是刻意規避派遣名詞,福利也比聘僱人員差很多,教育部則回應,因為是低階勞務才用承攬,每年都會做檢討!
電腦的儲存裝置是依靠硬碟來存儲,如果硬碟發生故障的話,就會遺失掉電腦中大部分的檔案,所以在平日裡就要小心使用,如果可以進行習慣性的備份就更好了,當然很多使用者沒有資料救援的概念,認為資料只要遺失就可能找不回來,這可是錯誤的觀念哦,事實上我們在遇到誤刪,格式化,硬碟故障,電腦當機等等問題,都可以在硬碟中發現其記錄跟軌跡,我們在從這些紀錄中去尋找資料的源頭,就可以將資料與內容和對上,解決資料消失不見的問題,一般來說我們發生問題都是在讀取的情況,所以只要像上述一樣解決讀取的問題,就可以完成正確的資料救援成果。在電腦作業系統中移除的動作也並不是把資料刪除,而只是把目錄區做點變動,將第一個自原改成E5作為移除檔案的標記資料救援,但實際上內容都在資料檔案中,在新檔案寫入之前都會存在,所以如果發生問題之後能盡快進行資料救援就可以很有效且高成功率的救回檔案哦。
教育部秘書處副處長蘇世章:「緩衝的一個作法,每一年都會檢討一次,資料救援(未來)這個需求降低或是不需要,我們這塊的人力就不會存在。」
只是要拚勞工權益,政府帶頭喊零派硬碟救援遣,似乎也只是換個名詞!
科技發展快速,3C產品的需求量不斷上升,也有不少公司研發出許多新產品,電腦用戶的需求跟標準也越來越提高,主機板到顯示卡到硬碟,擁有購買高端設備需求的消費者越來越多,但還是有一部分因為經濟的考量,選擇二手產品的消費者,但其實二手產品的選擇要多加小心,首先是保障保固可能因出產時間過久,而失去保障效力,其次不建議二手的原因就是容易發生故障,除非產品保護得宜,否則可能會遇到不好的體驗,顯卡、主機板在電腦產品中,是屬於高單價物品,選擇二手的考量是有一定原因,但如果是硬碟,網路上大多數也是建議直接購買全新產品,原因在於前硬碟的使用者,如何使用硬碟你是無從知曉的,硬碟寫入檔案後,都會留下痕跡,甚至有不少不肖人士,透過硬碟救援的方式竊取資料,因此不管事販售二手硬碟,還是購買硬碟,為了不要有消費或其他糾紛,還是避而遠之為好。